乐悠悠文学www.lyywx.com

包拯(999 年-1062 年 7 月 3 日),字希仁,庐州合肥人,北宋官员。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:

1. 生平经历:

早年:包拯出生于官僚家庭,父亲是虞部员外郎包令仪。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,天圣五年(1027 年)得中进士甲科,授大理评事,最初任建昌县知县,但因父母年迈,他辞去官职回家照料父母。数年后父母相继离世,包拯于景佑三年(1036 年)才正式踏入仕途,担任天长知县。

为官历程:在为官期间,包拯历任多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里行、监察御史、契丹正旦使、三司户部副使、河北都转运使、龙图阁直学士、知谏院、权知开封府、三司使、枢密副使等。

2. 主要贡献:

政治方面:

弹劾权贵:他不畏权贵,弹劾了许多不法官员,如贩卖私盐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、滥用酷刑的王逵、宰相宋庠、舒王赵元佑的女婿郭承佑和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,“包弹”之语也因此布天下。

举荐人才: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,包拯秉公力荐,如他极力主张复用曾被降任知州的杨邠、王鼎、王绰三人,使他们先后又被起用为荆湖南路转运使、河北路提点刑狱、江西路提点刑狱。

提出改革建议:主张严格选拔官员,裁汰冗杂,对年满 70 岁者应强令致仕以解决冗官问题;停止招募士兵,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;选练精兵强将,训练义勇以充实边备,防御契丹等,其建言多为朝廷所采纳。

地方治理:

端州任上:端州盛产砚石,包拯到任后严令按照进贡数量制作和征收砚台,离任时未带走一方砚,深受百姓称颂。

开封府任上:改革诉讼程序,撤销“门牌司”,百姓可直接上堂投诉申冤;为解决惠民河河水泛滥问题,他下令拆除两岸私占土地的建筑以疏通河道,并通过实地测量、验证地契,打击了伪造地契的行为。

任三司使期间:改变过去做法,设立市场,公私实行公平买卖,避免百姓受侵扰;释放了因欠金钱布匹而被拘禁的司里吏员及其妻子儿女。

3. 个人特点:

廉洁公正:包拯以廉洁着称,他的清正廉洁、刚正不阿的品质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,被尊称为“包青天”。他还订立了《家训》,将“廉者,民之表也;贪者,民之贼也”的观念教之于后代。

执法严峻:在执法时,包拯铁面无私,秉公处事,不徇私情,无论是对宗族亲旧还是皇后、国戚、将帅的不法行为,都极力主张绳之以法。

4. 后世影响:

文化传承:包拯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,成为清官的典型代表,在元杂剧、明清话本、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中,通过艺术的典型塑造,使包拯成为中国民间的正直之神。

精神象征:他的精神对后世官员的为官之道和道德操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、刚正不阿的象征。

总之,包拯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官员,他的贡献和精神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
狄青(1008 年 - 1057 年),字汉臣,汾州西河人,是北宋时期的名将,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。其主要经历如下:

1. 早年经历:

狄青出身贫寒,16 岁时,因其兄与乡人斗殴,狄青代兄受过,被“逮罪人京,窜名赤籍”,脸上刺有金印。后来,他凭借擅长骑射的本领,成为了御马直的一名骑兵,后选做散直。

2. 抗击西夏: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 年),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,建立夏国,宋廷与西夏开始了长期的战争。狄青在战争中表现英勇,多次充当先锋,率领土兵夺关斩将。他先后攻克金汤城、宥州等地,烧毁西夏粮草数万,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,俘虏五千七百人。在 4 年时间里,参加了大小 25 次战役,身中 8 箭,但从不畏怯。他每战披头散发,戴铜面具,一马当先,所向披靡,声名也随之大振。

狄青的表现受到了戍边名臣范仲淹、韩琦的器重,范仲淹教他读《左氏春秋》,狄青从此改变志趣,读起书来,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,更加知名。他也因此一路晋升,累迁至彰化军节度使等职。

3. 平定侬智高之乱:

皇佑四年(1052 年),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,自称仁惠皇帝,攻陷邕州,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,包围广州城,岭外一带骚动不安。宋军多次征讨无果,狄青自告奋勇,上表请行。

狄青受命之后,整肃军纪,处死了不听号令擅自出击导致大败的将领陈曙等人,使军威大振。他还命令部队按兵不动,从各地调拨、屯集了大批的粮草。之后,他趁敌不备,突然把军队分为先、中、后三军,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,一举夺得昆仑关,占取了有利地形,大败叛军,追击了五十里,斩了数千首级。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。狄青收复邕州,歼敌万余人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4. 担任枢密使及结局:

班师回朝后,狄青因战功卓着被任命为枢密使。但由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,狄青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。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,并且多次发光等事,认为这是不祥之兆,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,但皇上没有答复。

嘉佑年间,京师发大水,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,竟在佛殿上居住,民间对此颇有疑惑议论。朝廷便降狄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离京出任陈州知州。到陈州之后,朝廷仍不放心,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前去,名曰抚问,实则监视。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,“惊疑终日”。嘉佑二年(1057 年)二月,狄青因嘴上生毒疮,抑郁而终。

总的来说,狄青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将领,他为保卫北宋的边疆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,但他的悲剧结局也反映了北宋时期武将的艰难处境。

宋仁宗赵祯(公元1010 年 5 月 30 日 -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),原名赵受益,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(公元1022 年 3 月 23 日 -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在位),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,母亲是李宸妃。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: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