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(1 / 2)
乐悠悠文学www.lyywx.com
范仲淹(989 年 10 月 1 日 - 1052 年 6 月 19 日),字希文,曾用名朱说,谥号文正,被后世称为“范文正公”。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“庆历新政”的发起者。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:
1. 生平经历:
早年身世坎坷:范仲淹先祖为唐朝宰相范履冰,家族原本世居邠州。后因父亲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北宋,调任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,但范墉在宋太宗淳化元年(990 年)因病卒于任所,家中贫困无依,母亲谢氏改嫁长山朱氏,范仲淹因而改从其姓,取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四年(1011 年),范仲淹得知自己的身世后,前往应天府求学。
科举入仕:大中祥符八年(1015 年),范仲淹以“朱说”之名参加科举考试,高中进士乙科第九十七名,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,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、权知开封府等职。期间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贬谪。
戍边西北: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 年),宋夏战争爆发,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负责指挥西北战事。他采取“屯田久守”的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,对庆历和议的达成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主持新政:宋仁宗庆历三年(1043 年),范仲淹因西北边事缓和而被召回京城,授枢密副使,后又拜参知政事,主持新政变法。但因新政激起的反对声浪过大,范仲淹于庆历五年(1045 年)正月自请赴地方任职,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。此后范仲淹先后在邓州、杭州等地任职。
晚年及去世:宋仁宗皇佑四年(1052 年)五月二十日,范仲淹在前往颍州赴任途中病逝于徐州,同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,加赠兵部尚书,谥号“文正”,后经屡次加赠为太师、中书令兼尚书令,追封楚国公、魏国公。
2. 主要成就:
文学方面:
散文:范仲淹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,《岳阳楼记》是其代表作。文中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思想,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而且在思想上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标杆。
诗词:他的诗词也有不少佳作,如《渔家傲·秋思》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,风格苍凉豪放。
政治方面:
地方治理:在地方任职期间,范仲淹积极治理水患、兴办学校、整顿吏治等,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。例如在泰州时,他上书建议修筑海堤,成功抵御了海潮灾害,当地百姓将海堤称为“范公堤”。
庆历新政: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,是北宋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。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如整顿吏治、改革科举、发展经济等,旨在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,虽然新政最终失败,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
教育方面:
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,把“兴学”当作培养人才、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。他主张“劝学育才”,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。
在师资选材上,他提倡明师执教、经实并重,推荐的名师胡瑗、李觏等,皆为北宋着名的教育家。在教学内容上,他提倡“宗经”,同时注意兼授诸算学、医药、军事等基本技能,培养具有专门知识、技能的实用人才。
3. 历史评价:
范仲淹以其高尚的品德、卓越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和敬仰。王安石将他尊为“一世之师”,南宋的朱熹、刘宰等名士文人认为他是“本朝人物第一”“天地间第一流的人物”。
他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思想,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,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斗。
庆历新政是北宋中期庆历年间赵宋王朝推行的一场改革运动。以下是关于庆历新政的具体介绍:
1. 背景:
内忧方面:北宋立国后,政治上实行一职多官、大兴科举、采用恩荫制,导致官员数量大增,行政效率低下,“冗官”问题突出;军事上实行“养兵”之策和“更戍法”,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弱,“冗兵”现象严重;财政上,养兵、战争赔款、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使得财政开支巨大,形成“冗费”。“三冗”问题导致北宋积贫积弱。同时,土地兼并严重,农民负担沉重,阶级矛盾尖锐,农民起义不断爆发。
外患方面:北宋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,且屡屡失败。宝元元年(1038 年),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,建立西夏,与宋朝的外交关系破裂,随后宋夏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,宋军战败,只得议和,这进一步加重了北宋的危机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2. 主要发起者:以参知政事范仲淹为首,还有富弼、韩琦、欧阳修、余靖、蔡襄、王素等人。
3. 主要内容:
澄清吏治:
明黜陟:严格考核官吏升降,破格提拔政绩卓着的官员,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。
抑侥幸:限制中、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,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。
精贡举:改革科举考试内容,重策论、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,令州县立学,规定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。
择长官:严格依照政绩考核官员,奖励能员,罢免不才,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。
均公田:按等级给官员一定数量的职田,均衡职田收入,防止贪赃枉法。
富国强兵: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