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悠悠文学www.lyywx.com

京城格致院。

锅炉房沸腾的水将蒸汽送入铁管,外泄的热气蒸腾出白烟。

这已经成了格致院的独特风景。

经过改造后,用棚子遮挡着的齿轮组,缓慢转动。

一群人不断检查着设备。

班承脸上沾着煤灰,目光一直停留在机组上面。

“王恭厂的师傅说了,现在这机组抬起百公斤的物体都不行,只有解决了这个,才有实用性。”

刘升来来回回看着整个装置,随后站在班承身边说道。

“明明热气连人都能带上天,问题应该出在密封性上,气压不够。”

陶有道指着圆柱铁罐道:“我有个思路,不过,要是再造一台蒸汽装置,那学院空地再多都不够用,要不要试着分解一下?”

“我也觉得陶先生的话有些道理。”

身边的人随之附和道:“气密罐可以尝试通过改造铁管,试试以镶嵌的形式连接?”

人站在装置前,显得很渺小。

这座装置,给了每个来格致院的人极大的震撼。

虽然这里面有着因为圣人认可的光环,但运转起来的装置,给了这群儒生某种所学知识得到应用的想法。

华夏从来不缺少科学,只不过杂学被儒学掩盖了光芒。

有人说像科学理论、自然规律这种长期性看来毫无作用的东西,华夏根本没人感兴趣。

事实相反,二十四节气、天干地支、气候天象,华夏总有人仰头看着天空,环顾四周,细致观察着一切事物。

古希腊的科学在华夏眼中,不过是抬手可得的东西。

从南宋突火枪到现在的火铳,华夏创造了竹制管状火器,在有需要的时候,火铳被创造了出来。

或许是被儒学所压制,杂学的效用没有当官得到的利益多,所以很多文献就静静摆放在书架上,久而久之便蒙尘。

而现在,喜好杂学的儒生有了去处,他们从各个典籍里面,翻出了刘升等人所需要的东西,缓慢填补起空缺。

可是,摆在他们面前的,将是更为复杂的材料学。

“或许,可以设元来求解。”

一个淳厚的声音响起,陶有道转头,看到一个小老头背着双手,眯着眼,目光炯炯看着蒸汽装置。

“不需要,就算吴先生能算出来,解决还是需要实际动手。”

陶有道站起来,对着小老头很恭敬。

小老头名吴敬,本是浙江布政使司的幕僚,掌管田赋和税收的会计工作。

摸着小胡须,吴敬皱眉,问道:“你们试过?”

闻言,不仅陶有道,连同刘升和其他一些人都苦笑点头,道:“吴先生说的是物理,比起蒸汽装置,有道的热气球,更需要运算。”

“略有耳闻。”

吴敬点了点头,他就是冲这方面才好好的官吏不做,来京城探讨学术的。

“吴先生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写完了?”

刘升转移话题问道。

这吴敬可以说是在场之中屈指可数的数学大能,但是,这份骄傲,在看到刘升他们的教学材料后,荡然无存。

“还在写,不过方式要变,圣上的数字很好用,我也听说现在税务局有很多不曾听过的记账方法。”

说到这个,吴敬满脸忧愁,原以为自己要创作出一本集大成之作,半辈子的作品还没发表,就发现好像已经落伍了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