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陆九渊 (1 / 2)
乐悠悠文学www.lyywx.com
一、陆九渊的传奇人生
陆九渊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家庭,尽管家族经济已衰落,但良好的家风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他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对学问有着执着的追求。
在科举之路上,陆九渊虽起初对科考冷淡,但凭借扎实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,屡次中举,最终考中进士。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,也反映出他在学问上的坚持和努力。
四海游学期间,陆九渊与众多学者交流切磋,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。他与朱熹的交往更是充满了戏剧性,既有激烈的学术争论,又在某些方面相互钦佩。这种学术上的碰撞和交流,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发展。
晚年治荆期间,陆九渊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。面对金兵南侵压境、税收弊端、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,他果断采取措施,修筑城池、改革弊政、整军习武、实施减免捐税政策等,使荆门民俗大变,得到各级官僚称赞。他的努力不仅改善了荆门的局势,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优秀地方官员的榜样。
陆九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儒者应有的担当和追求。
二、独特的思想主张
(一)本心说
陆九渊所提出的本心说,强调任何人都拥有先验的道德理性,这一本心犹如一盏明灯,为人们提供道德法则,发动道德情感。它是不虑而知、不学而能的“良”心,存在于任何时代、任何人身上,具有永恒且普遍的特质。例如,当人们面对他人的困境时,内心会自然而然地涌起怜悯之情,这便是本心在发挥作用。良心完全不依赖于学习和社会生活,在道德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如同一个内在的指南针,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。
(二)心即是理
在陆九渊的思想体系中,本心即理。本心自身就是道德原则的根源,与宇宙之理具有同一性。他在概念运用上虽未严格区分“心”与“本心”,但这并不影响其核心观点的表达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不同时代的每个人所具有的本心毫无例外都是相同的。内心的道德准则与宇宙普遍之理的同一性,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体悟本心来把握宇宙的真理。正如当人们以善良的本心去对待世界时,会发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和谐统一。
(三)论格物与静坐
陆九渊认为格物的对象是万物皆备的“我”,实际上也就是心。他反对经典传注,提倡诉诸践履的易简功夫。在陆学中,穷理主要指道德法则,又因为主张心即是理,所以功夫论主要围绕发明本心展开。陆九渊非常重视以静坐发明本心,把静坐澄心作为重要的存心功夫,在教学实践中也将静坐体验作为体道明理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。例如,他的弟子通过每天打坐冥想,坚持半个多月后,忽然觉得心中澄澈,仿佛茅塞顿开。
(四)尊德性而后道问学
陆九渊认为为学的目的仅仅是实现道德的境界。经典的学习或外语的研究都不能直接有助于这个目的。在他看来,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,只要扩大、完善人的良心结构,就能实现道德的目的。因此,他始终强调“尊德性”对“道问学”的优先性。尊德性是本,道问学是末,道问学必须服从于尊德性。经典和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增进道德,所以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。
(五)收拾精神,自作主宰
在陆九渊看来,道德境界的提高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。人只有在个体心灵中建立起道德的自觉性,才能实现道德的完善。“收拾精神”就是要把精神收摄向里,不把精力浪费在对外部事物的追求上。“自作主宰”则要求人们不依傍外在的权威,包括圣贤的经典,而以自己的本心作为判断和实践的准则。只要能反身内求,明得本心,就有了主宰,外物不能移,邪说不能惑。
(六)义利之辨
陆九渊认为,一个人的思想取决于其日常所习,而所习又取决于志趣和动机。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和动机在于义,那么他的所习所喻就在于义;如果志向和动机在于利,所习所喻就在于利。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,主要不在于表面行为,而在于内心动机。义利之辨要解决的是道德评价和道德人格问题,并非排斥任何建功立业的行为。例如,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有道德的人会以义为准则,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