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漂亮娘亲的疼爱和崇拜 (1 / 2)
乐悠悠文学www.lyywx.com
在原本历史上,刘晏投身于平定所谓的永王李璘叛乱之中。
实际上,这场叛乱背后隐藏着唐肃宗为了实现全面武力夺权的政治阴谋。
刘晏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,成功地识破了其中的玄机,并积极为唐肃宗出谋划策,立下赫赫战功。
从而深得唐肃宗的赏识和器重,很快便得到晋升,出任户部侍郎一职,开始掌管国家的度支、铸钱以及盐铁等重要事务。
刘晏在史册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事迹,当属他面对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时,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决心和果敢行动。
当时的大唐王朝历经战火洗礼,民生凋零,社会动荡不安,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。
刘晏深知要想重振朝纲,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。
为此,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变法之路,致力于为这个穷困潦倒的王朝筹措资金,整顿财政秩序。
他先后推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财政改革措施,其中包括榷盐法、漕运改革以及常平法等等。
这些举措有的针对盐业专卖制度进行了优化调整,大大提高了政府对盐业的掌控力度和税收收入。
有的则着眼于改善漕运体系,使得物资运输更为高效便捷。
还有的旨在建立稳定的粮食储备机制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荒之年。
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手段,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,国力逐渐恢复。
刘晏也因此在官场中风生水起,仕途一帆风顺,最终位极人臣,成为了一代名臣。
“这刘晏乃大才之士啊!”裴徽回忆着脑海中关于刘晏的种种史料记载,将对方收到麾下、为己所用的念头越加强烈。
不过,当他仔细看了原本历史上关于刘晏的记载之后,却会发现他与李林甫、元载之辈在道德水准方面相差无几。
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、官运亨通,不惜使出浑身解数,阿谀奉承、谄媚讨好皇帝。
他们绞尽脑汁地寻找各种途径和办法,通过残酷无情地剥削和压迫那些生活困苦的穷苦百姓,以此给朝廷和皇帝筹集钱粮。
对于百姓们的生死存亡,他们则完全视而不见,丝毫没有半点怜悯之心。
不过,裴徽深知许多原本才华出众、满怀报国之志的大臣最终堕落成奸臣,实在是因为当朝皇帝的昏庸无道、无能无德所导致的。
这些臣子们往往也是身不由己。
如果不选择同流合污,恐怕就连头上那顶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乌纱帽都难以保住。
试想一下,如果李林甫、元载以及刘晏等人能够有幸为唐太宗李世民效命。
那么凭借他们各自的才能和智慧,很有可能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名臣。
而绝非如今人们口中唾弃的奸相奸臣。
就在裴徽沉浸于对刘晏过往史料记载信息的回忆之时,突然间,他从刘晏的史料中发现了名字叫第五琦的人。
毫无疑问,刘晏必然是要被他重用的,甚至应该像元载那样,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心腹和得力助手。
可是,令裴徽感到惊喜的是,经过一番深入了解之后,他竟然发觉第五琦比起刘晏来说,显得更加才华横溢且能力超群。
裴徽一向行事雷厉风行,从不拖泥带水。
就立刻毫不犹豫地唤来了随行的不良人,吩咐道:“你现在就去给葵娘传令,让她即刻下令给情报司,全力寻找一个名叫第五琦的人!”
这样独特的名字实属罕见,裴徽相信想要找到此人想必不会太难。
在安史之乱中后期,第五琦可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。
正是他一手创立了榷盐法,这一法令使得朝廷得以彻底垄断民间的盐铁生意。
这一举措无疑是一记重锤,狠狠地砸在了沿海地区百姓们的饭碗之上。
无数靠此为生的百姓瞬间失去了生活来源,被迫陷入贫困与绝望的深渊。
许多人因此破产,无奈之下只能沦为朝廷的廉价劳动力,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。
自魏晋以来,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里,私营盐业一直都是合法存在的。
然而,随着第五琦所推行的这项政策出台,这一传统就此被画上了句号。
此后,食盐的经营权完全落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。
不仅如此,第五琦还能言善辩,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了各方势力。
他以物价上涨作为借口,对食盐的价格进行了重新核算。
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经过这番调整之后,盐价竟然比原先飙升了整整十倍之多!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